保定通力電器設備有限公司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簡體中文English加入收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您的位置:首頁 > 新聞動態 > 行業新聞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行業新聞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一帶一路”引領電力設備行業新成長,電網建設將迎來哪些投資機遇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時間:2017-02-24 08:45:15  瀏覽次數: 次  出處:電新深度觀察  附加1:  【 】  打印  關閉窗口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“一帶一路”戰略為行業帶來新機遇,參與海外電力項目“設計、建設和運營”用來邊際改善,新能源發電、智能用電設備新增需求也將保證細分子行業穩定增長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一帶一路”戰略帶來新機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部委聯合印發《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》,提出“推進跨境電力與輸電通道建設,積極開展區域電網升級與合作;積極推動水電、核電、風電、太陽能等清潔、可再生能源合作”。我們認為特高壓、輸配電網、新能源三大板塊投資有望帶來邊際改善:1)“十三五”期間國家電網規劃四條跨國直流輸電通道(哈薩克斯坦、巴基斯坦、俄羅斯、蒙古),預計投資將接近1000億,有望帶動相關產業鏈設備企業出海;2)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大部分國家線損率超過20%,遠低于我國6.64%線損率水平,電網改造升級有望拉動配網一二次設備企業海外市場需求;3)非水可再生能源持續提升,海外風電/光伏/核電市場新增需求不容小覷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端電氣裝備海外業務持續增長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5年,主要輸配電設備企業海外業務持續增長,特變電工、中國西電海外業務收入占比高達21.6%和10.9%;受益智能電網建設全球化推進,智能電表出口穩中有增,并涌現出海興電力這樣的龍頭企業。我們認為電力設備企業“走出去”初期,大型電力設備集團和西部邊疆地區地域優勢更加突出,終端能源計量設備也占據一定市場空間;隨著“一帶一路”戰略對電力能源基礎設施升級與特許經營權模式推廣,電力設備企業有望實現全面出海,更看好現金流充足、產品序列覆蓋全面的企業,依托集團切入海外項目EPC和運營的商業模式,以及智能終端(電表/充電樁/能源管理系統)和新能源發電海外市場的新增需求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單一設備出口到海外項目特許經營權,看好提前布局海外市場渠道的上市公司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十二五”期間我國用電量增長有所放緩,但是電網投資仍逐年保持穩定增長,國網投資占據全國電網投資80%左右,其下屬企業業績均呈現爆發式增長。我們認為隨著電網投資增速放緩,為打開新的成長空間,踐行“一帶一路”戰略是民營企業的重大機遇,看好已經提前布局海外市場渠道的上市公司,承接國家戰略實現設備供應向服務商轉型,以及對即將出海的企業帶來邊際改善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風險提示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電力能源投資不達預期風險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“一帶一路”戰略帶來新機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部委聯合發文提出“一帶一路”愿景與行動,有望為電力行業發展帶來新機遇。2015年3月28日,國家發改委、外交部、商務部聯合印發《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》,提出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)在設施聯通方面,“加強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,推進跨境電力與輸電通道建設,積極開展區域電網升級與合作”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)在貿易暢通方面,“積極推動水電、核電、風電、太陽能等清潔、可再生能源合作,推進能源資源就地就近加工轉化合作,形成能源資源合作上下游一體化產業鏈。”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們認為“一帶一路”戰略有望為電網建設投資帶來新機遇,加快國產化電力設備全球推廣,促進海外清潔可再生能源市場需求增長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1.電網建設有望迎來投資新機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攜手“一帶一路”建設,特高壓輸電技術走出國門。國家電網中標巴西美麗山±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項目,標志著我國特高壓輸電技術首次走出國門。國外特高壓輸電技術以直流輸電為主,“十三五”期間國家電網規劃四條跨國直流輸電通道,哈薩克斯坦~河南南陽±1100kV、伊犁~伊斯蘭堡±660kV、俄羅斯~河北霸州±800kV、蒙古~天津±660kV直流工程,預計投資將接近1000億。我們認為在“一帶一路”國家級戰略規劃的推動下,跨國輸電通道建設有望助推特高壓輸電技術、裝備和工程總承包走出去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勞動力輸出向技術與管理跨越。國家電網從2007年開始積極倡導國家的“走出去”政策,不斷開拓海外市場,從菲律賓、巴西等發展中國家向意大利、葡萄牙、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布局,從勞動力輸出向技術與管理跨越。我們認為參股國外電力公司輸配電網運營權,有利于推動國內設備廠商走出國門,與國內推行的增量配網電力體制改革有異曲同工之處,是有效打破壟斷與設備輸出的重要途徑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一帶一路”戰略規劃要求跨國電網互聯,周邊國家電網互聯有望優先落地。國外特高壓輸電技術以直流輸電為主,“十三五”期間國家電網規劃四條跨國直流輸電通道,哈薩克斯坦~河南南陽±1100kV、伊犁~伊斯蘭堡±660kV、俄羅斯~河北霸州±800kV、蒙古~天津±660kV直流工程,預計投資將接近1000億。我們認為在“一帶一路”國家級戰略規劃的推動下,跨國輸電通道建設有望助推特高壓加速走出去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2.新版補貼按照能量密度分段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電網投資大幅提升,線損率下降,電網經濟性得以優化。根據中電聯數據統計,2005年我國電網投資僅為電源投資50%,用電量持續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,電源投資遠高于電網投資;進入“十一五”后,我國電網投資開始大幅提升,從輸電網到配電網徹底扭轉“重發輕供”局面,平均線損率大幅下降。我們認為伴隨用電負荷增長,電網側投資略微滯后電源側投資,提升供電質量與電網經濟性將保證電網投資的持續性和穩定性更強。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輸電損耗大,輸配電網改造升級空間巨大。電力網絡中損耗的電能(線路損失負荷)占向電力網絡供應電能(供電負荷)的百分數,線損率用來考核電力系統運行的經濟性。2014年我國輸配電線路線損率為6.64%,明顯高于美國、德國、韓國、日本線損率水平,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以中亞、中東歐、東南亞發展中國家為主,大部門地區輸配電網線損率超過20%、設備使用年限長,未來輸配電網改造升級空間巨大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3.帶動新能源發電技術全面出海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電網投資大幅提升,線損率下降,電網經濟性得以優化。非OECD國家裝機規模增長穩定,中國、印度、非洲、巴西等國家新增裝機潛力巨大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非OECD國家裝機規模年復合增長接近5%,其中中國裝機規模占比最大超過40%,印度、非洲、巴西等國家裝機增長速度較快,“十三五”期間年均增速分別為8%、5.7%和5.8%。我們認為作為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,印度、非洲、巴西以及周邊國家有望成為我國電力設備出口的新增長點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再生能源裝機增長趨勢確定,光伏與風電等新能源裝機貢獻最大。我們認為隨著全球變暖、化石能源枯竭等危機,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在非OECD國家中也將大幅提升,預計2020年實現非水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到達23.8%,相比于2014年提升4.2個百分點。其中,光伏與風電增速仍將保持高位數,相關產業鏈中游制造環節有望“一帶一路”戰略引領,進入新的成長周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高端電氣裝備海外業務持續增長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1.輸配電技術國際領先,高端電力裝備優先出海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0年代開始,我國電力設備行業開始從仿制為主的試制階段,逐步進入引進、消化國外技術及國內自主設計開發階段,至今輸配電環節各電壓等級電力設備已經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,交直流特高壓技術處于國際領先。我們認為相比于低電壓設備市場,高端電力裝備技術領先優勢更加顯著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設備供應商向成套服務商轉型,促進上市公司海外業務提升。海外銷售電力設備需要進行相應的國際化認證工作,收購當地電力設備企業或成立合資公司是切入國際市場的有效手段;“一帶一路”戰略有望提升電力設備企業單一銷售模式,通過“投資+建設+運營”實現全方位出口,促進上市公司海外業務規模提升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2.受益智能電網推廣,智能電表需求旺盛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海外智能電表需求旺盛。根據BergInsight的最新報告,2016年歐洲智能電表市場預計年銷售量將達到1350萬臺,預計每年出貨量的峰值將保持在2500萬至3000萬臺的范圍內,并將持續到2020年;美國NortheastGroup公司發布最新報告,2015年至2025年間,南美洲將投資381億美元推進電力基礎設施現代化工作,預計未來10年整個南美洲將投資226億美元用于智能電表的安裝,72億美元用于推動配電自動化,83億美元用于其他智能電網市場領域。“十二五”期間,全球各國均開始推進智能電表的普及率,2015年我國電表出口超過4000萬只,我們認為考慮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新增需求與歐美發達國家更換需求,國內外全球智能電表需求量將有望接近2億只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.風險提示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們認為隨著我國用電量需求穩定增長,電力整體投資也有放緩趨勢,投資方向從傳統的發電、輸配電環節逐步向用電環節傾向,并涌現出智能電網投資熱潮;而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人均用電水平仍然較低,隨著經濟發展也必將經歷我國從”發電--->輸配電--->用電”環節的投資路徑。但是,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體制多樣化,經濟仍然處于發展中國家行列,存在電力能源投資低于預期的風險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一篇:你應該了解的電力系統新技術(下)  下一篇:采用“絕緣桿+絕緣平臺”作業法除線路隱患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冀公網安備 13062802000032號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|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|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|精品国无码一区二区三区